其实就是我记事起,家里一直做豆腐,可以说是远近闻名,周围镇子的人也会来买,
为什么没有外面的好喝?
因为你们在家做的那个根本就不能叫豆浆,
浆是水字旁的,是液体,豆浆机做出来的叫“糊”,是半固态物质。
豆浆机磨豆和煮沸是在一起的,最主要的是,黄豆是带壳磨的……
我之前在九阳上过班,老实讲我觉得豆浆机,呵呵呵……
我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下豆腐的制作过程吧,家里有做豆腐或者做豆浆的建议好好看看,我以前一直不舍得告诉别人的
首先,是材料
家在山里,自来水上不去只好去更深的山里挑井水,说是井也就几米深,当然也不是什么玄乎的泉水,反正没有漂白粉消毒剂,我觉得现在用纯净水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。
黄豆的好坏我只记得看一下含水,我爸是咬碎几个看碎的程度和色泽,这点我关注的不多,因为去买黄豆是很无聊的工作,我负责抗。
二、泡豆
你说,我做的时候豆子也泡了一宿啊,我不知道普遍的做法,但是我家是头天把黄豆打碎成两半,簸箕筛掉皮之后泡一宿,第二天将泡好的豆子磨成黏糊。
三、研磨(之王拉个那螺丝……雾)
我家有两台研磨机,主要用的是这样的
红圈部分是可以换齿轮的,第一遍将豆子打碎成两半的时候用的是打碎的齿轮,研磨成糊状用的是另一套齿轮。但是这台机器结构就很复杂,就经常容易出故障,印象里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帮父亲搭手修理机器,更换齿轮。
故障的时候备用的研磨机是这样的
这个机器甚至不需要泡豆,不需要加工两边甚至三遍黄豆,只要把黄豆和水按比例从口扔进去,就出糊,接着加工就好,简直不要太方便。而且还是两相电。
我当时问我爸,为什么这个这么方便还不爱坏不用这个呢?
我爸当时回答是说“这哪是做豆浆的啊,这是糊弄人的”
直到有一次不得不用这台机器,出来的豆浆,啧啧,我那天早上的大果子都没吃两口,豆浆就喝了一口。
四、过滤
这步是家用豆浆机做不到的,豆子在不加热的前提下研磨成糊状之后用纱布过滤掉所有的渣滓,过滤完的就是豆腐渣。
这个纱布网目也是有讲究的,但是我不记得了。
五、煮沸
这步是需要丰富的经验的一步,因为豆浆会“假沸”,八十多度好像就沸腾了。没到一百度有毒素,但是一百度时间长一丢丢就是苦的。。。
所以火候要掌控的特别好,这块我妈是行家,一手烧火棍进可控火烧豆浆,退可挥舞揍儿子……
豆浆到这就出来了,我跟你们讲啊,最美味的是豆浆冷却的时候那层豆皮,趁热加点白糖,简直了!!!
你看,做豆浆是一门手艺,不是一台机器能替代的,所以你说为什么家里做出来的和外面的不一样?
恕我直言,家里做的根本不配叫豆浆。
欢迎在留言区互动哦~
(本文系转载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)